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普宁城市网 - 普宁市网络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走访澄海隆都镇龙美村

2014-5-5 08:17| 发布者: 安静声音| 查看: 4634| 评论: 0|原作者: 安静声音

摘要: 甲午年潮人春节民俗纪行——26、走访澄海隆都镇龙美村 龙美村,位于广东澄海隆都镇西北部,属行政村上北辖下一自然村。该村北与潮州市官塘石湖为邻,村西和辖区内侯邦、上北、宅头、宅上接壤。村创于明成化年 ...
甲午年潮人春节民俗纪行——26、走访澄海隆都镇龙美村



    龙美村,位于广东澄海隆都镇西北部,属行政村上北辖下一自然村。该村北与潮州市官塘石湖为邻,村西和辖区内侯邦、上北、宅头、宅上接壤。村创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相传古代韩江横堤决口,大量泥沙冲到东面数公里处形成一道沙拢,村处于沙拢末端,取“拢”与“陇”同音,故称陇尾,雅称龙美。全村人口约有1300,村民皆一姓黄。有耕地415亩,属沙壤,主种水稻、生柑等作物。手工业有南金加工制作的传统。省道231线在村东贯穿。村老寨即龙美寨据传是仿潮州府城格局而建,寨内有澄海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潮州状元林大钦老师的府邸:“状元先生第”。
    2月17日上午,我们计划要的地方是澄海龙美村,这村在今天即正月十八日有抢石榴的习俗!可我们一早从汕头出发过来,抵达龙美村之后才发觉不对劲,村里出奇的安静,一点游神大闹热的迹象都没有!停车之后问了村民才知道,村里的游神在正月十五已经举行且结束好几天!然后我们才确定这是找错地方了,那有抢石榴习俗的龙美村是在澄海上华镇,而非隆都镇的这个龙美!然而此刻已经是上午11点了,要往回赶也是赶不上,因为抢石榴在12点左右进行。既来之则安之,反正此刻也没别的事了,由捕快兄带着路,顺便就逛逛这个广东古村落——龙美村!
    据资料介绍,这村的老寨,即龙美寨,面积约有15000平方米,是一座微缩型的“潮州古城”,其开有四大门三小门,有外围护寨河并设有桥,寨西面仿照潮州西湖为一口大池塘,寨的地势中间高四周逐渐降低。东南西北各开一个寨门,南门上匾额书“龙光射斗”,意为宝剑之光芒直射牛斗两个星座,大意是使子孙富裕安宁,此门为龙美寨的“生门”,因此村民嫁娶都经此门进出;东门上书“龙美寨”,是祖先给这个村的命名,但凡村民有丧葬之事,都经此门进出;西门是“天乙文明”,意在能使子孙富贵显达;而北门安设石门框,一跨出北门,就是池塘水域,跟潮州古城的北门一样,是水路之门。三个偏门分别开设在东南侧、西南侧和东北侧,方便村民出入往来。寨内道路笔直畅通,从南门通往北边,稍拐弯就直通西寨门,可到达西边大池塘,这条大街巷叫“方厝巷”,仿照潮州古城从南门至西湖的大街路。西面通往东面也有笔直的通路。龙美寨内建筑样式多种多样,除了有传统的驷马拖车、三厅亘、三间二进式祠堂、四点金、下山虎之外,还有西洋风格的华侨建筑二层叠楼。
    龙美寨的最中央,是一座背西朝东偏北的祠堂,其面阔三间纵深二进,大门上匾额镌刻“黄氏家庙”,回照则为“钦祖祠宇”,旁刻有:乾隆二十五年(1760)吉立。祠堂设有抱印拜亭,其后是第二进大厅,大厅上悬挂匾额“燕翼堂”。大厅梁架是采用经典的三载五木瓜十八块花胚的抬梁式结构,系清中叶及以后潮汕建筑的典范样式。最让人瞩目的,还数这些花胚木雕,极其精美精致!在祠堂的右偏厅上,半空中悬挂着一条老龙舟,我很好奇它故事,可惜祠堂里一个人都没有,找不到谁来问问!黄氏家庙的同街前座,是黄氏宗祠,同时也为龙美村的老人协会会址所在!黄氏宗祠格局规模与黄氏家庙一样。从其门口搭起的铁架子上看,这里在十五日时候,曾是营老爷的神厂所在!
    状元先生第是明代嘉靖年间状元林大钦为老师黄石庵所建的宅第,位于龙美寨北门内,是一座背西朝东略偏北三间三进兼双包火巷格局的大型建筑,从其大门前所放一对风格古拙线条简练废置的石鼓,大概可推测出大门楼进行过重建?明末?清代?大门两侧是近年重修大门楼时候而新嵌上去的大理石对联“状元先生第,进士世宦家”。门上匾额为原物,镌刻“黄氏家第”,旁有落款“门人林大钦题”。建筑的内部结构大多为古物,但不知明清至民国重修时候有无保留下原物,不过看上去,这里装饰或构架还是带有浓浓的明清风格!如屋架是采用明代盛行的穿斗式结构,柱子则为上木柱下石墩的形式。
    状元先生是林大钦的启蒙老师恩师。据说,“状元先生”到林大钦家乡潮安山兜村任塾师。林大钦家穷,交不起学费,不但无法到书斋读书识字,每天还要背着筐子拾猪粪变卖零钱补家用。聪明且求知欲强烈的林大钦每天拾猪粪经过书斋后墙,总要踮起脚跟偷听先生讲课。日积月累,获益匪浅。 有一天,林大钦又到书斋后窗偷听课。先生出了“青松”两字要求学生对句,无人能对。须臾歇课,林大钦撞见从书斋里跑出来的邻居小仁,就笑着对他说:“这么容易的题,你们怎么对不上?”小仁问:“你懂得怎么对?”林大钦举起他手中的猪屎耙笑而不答。俄顷复上课,先生要求学生继续为“青松”求对,小仁答道:“猪屎耙。”哄堂大笑。先生不笑,沉思片刻,然后问小仁:“这对句真的是你想的?”小仁以为惹了祸,怕挨打,如实招来:“是窗后偷听课的林大钦教我的。”先生要小仁立即把林大钦找来。懂礼貌的林大钦连连向先生赔非说是,谁知先生不愠不恼,问林大钦:“‘猪屎耙’是你所对吗?”林大钦道:“是。猪屎耙是竹做的。我以‘绿竹’对‘青松’。”先生知林大钦是神童,怜爱有加,免费收他为徒,多方照顾。林大钦知恩必报,功成名就之后,就在先生的故乡给先生盖了一座宅第,即“黄氏家第”。
    我们并无完整的走逛整个寨子,因为捕快兄要带着我们过去村北看三座侨宅!
    在龙美寨外的东北角,有一座小五间二进深的黄氏宗祠!其坐东朝西偏南,规模略大!不过由于年久失修,其内残破不堪,且目前是做为纸钱制作工厂。我们进去逛了一下,里头要有左右偏厅都悬挂在老龙舟,共三条!同样的,这里没有人在,所以问不到什么。黄氏宗祠的北面是三座侨宅所在。
    三座侨宅的占地面积和规格均相同:二层叠楼,四厅相向,中间天井,正前开辟一门,左右各一偏门,其中有一座门楼匾额塑“儒林第”。从样貌上看,三座大屋都是同一个时期所建。其中两座并排位于北侧,面朝南,另外一座处于南侧,坐东朝西。一位住这里的老伯介绍说,这三座大屋是其先祖在南洋一带做生意赚了钱回来后所建的!可惜的是,老伯不是很爱说话,所以也问不到太多相关的信息。倒是可以看出,这三座侨宅都遭遇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的洗劫,幸好并没太大破坏,可能是因为被划归华侨地主而侥幸??






都龙美村 (101).jpg
都龙美村 (102).jpg

都龙美村 (103).jpg

都龙美村 (104).jpg

都龙美村 (105).jpg

都龙美村 (106).jpg

都龙美村 (107).jpg

都龙美村 (108).jpg

都龙美村 (109).jpg

都龙美村 (110).jpg

都龙美村 (111).jpg

都龙美村 (112).jpg

都龙美村 (113).jpg
作为标志建筑物的状元先生第,竟成为脏乱不堪的养鹅场。

前些年有关部门拨了笔款维修这座建筑物。结果是将这座宅第的门面换了现代建材石。令人啼笑皆非。


都龙美村 (114).jpg
历史上全潮州府唯一一位文状元林大钦的题字。

都龙美村 (115).jpg
状元先生第门前废置的石鼓,这是属于这座建筑还是这座建筑的外门呢?

都龙美村 (116).jpg

都龙美村 (117).jpg

都龙美村 (118).jpg

都龙美村 (119).jpg

都龙美村 (120).jpg

都龙美村 (121).jpg

都龙美村 (122).jpg

都龙美村 (123).jpg

都龙美村 (124).jpg

都龙美村 (125).jpg

都龙美村 (126).jpg

都龙美村 (127).jpg

都龙美村 (128).jpg

都龙美村 (129).jpg

都龙美村 (130).jpg

都龙美村 (131).jpg

都龙美村 (132).jpg

都龙美村 (133).jpg

都龙美村 (134).jpg

都龙美村 (135).jpg

都龙美村 (136).jpg

都龙美村 (137).jpg

都龙美村 (138).jpg

都龙美村 (139).jpg

都龙美村 (140).jpg


    来龙美村,是一次偶遇!当游逛到寨内黄氏家第门前的时候,看到大门匾额上的落款“门人林大钦题”,我才想起来,这就是我在很久之前便有看过资料和照片的状元先生第!不过我就是没记住那是在龙美村。是不是可以用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要遇见的,总一天会遇见?
    这天烟雨蒙蒙,地上都湿漉漉的,在春天里逛村落,别有一番风味。
    我们在龙美闲游到12点就走,前后大概1个钟头。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图志存有诸多不足,敬请指正。

    20140401
    完。




声明


本作品为【@易图工作室】【普宁青年摄影】【普宁城市网(www.pnctiy.net)】荣誉出品。

不包含任何商业性质,仅限于网络分享交流之用,请勿恶意歪曲传播!

欢迎转载,但请注明来源,及作者本人【安静声音】署名,并保留原图片水印和本段声明等。

请尊重个人劳动成果!谢绝图片图志非完整性转载!

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


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如作品著作权、作品中出现人物的肖像权等。)

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


由于是本篇图志内容多为人文照片,免不了拍摄到人物肖像。

如若由此造成不便之处,本人深表歉意,敬请联系本人将照片撤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